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436篇
综合类   405篇
水路运输   232篇
铁路运输   187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use of localized necking for failure modeling in maritime crash analysis, using large shell elements.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failure of a large shell element occur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onset of localized necking is revisited. This study particularly investigates the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localized necking cond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results of ship collision analysis involving not only plate rupture but also various failure mechanisms such as the crushing and tearing of web girders, stringers, and their intersections. Through a series of large-scale collision simulations, the effects of bending deformation on the initiation of necking, non-proportional loading paths, and ductile fractures not preceded by localized necking, are investigat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 localized necking-based fracture model provides a reasonable, relatively mesh-insensitive estimate of the onset of fracture in the outer hull panels; however, fracture propagation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cking and fracture model, especially for the cases involving the crushing of web frames and stringers.  相似文献   
2.
铁路货物运输的随机过程分析和及时送达概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分析铁路运输系统中货物及时送达的概率分布,得到货物运输延续时间的平均值,为实现用户要求的运到期限提供了合理保证,并可通过评估与货主商定的运到期限与实际货物送达时间误差的概率,来找到货物及时送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改进货物送达流程。最后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与用HSV—2 SaV株病毒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建立了一株分泌特异性抗HSV—2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冻存20个月后复苏传代,仍能稳定分泌McAb。经ELISA间接法检测,该细胞培养上清滴度为1∶120,制备腹水的滴度为10~(-7),定名为B_5细胞株。B_5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92~101,B_5McAb经鉴定属于IgG_1亚类,与HSV—2有高效价的结合反应,而与HSV-1、CMV、EHFV、Ad_3、RSV_(1387)等病毒不发生反应。应用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和试验和家兔皮内感染HSV—2病毒保护试验证明,B_5McAb在试管内或机体内(兔)都能中和HSV—2病毒。B_5McAb与临床分离的19株HSV-2病毒中的14株起反应,鉴定符合率为73.6%、与5株HSV—1病毒株都不起反应。  相似文献   
4.
刘云珍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3):21-23,26
轨道电压是衡量轨道电路运用状态好坏的重要参数,微机监测中轨道电压日报表中的超限报警信息是提前发现轨道电路是否存在隐患的重要依据。但日报表中提供的超限报警信息量比较大,有的是设备问题、有的是监测问题、还有的是车辆运行问题,怎样从这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才是进行微机监测调看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阐述地铁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的重要作用,介绍钢弦式应变计的测试原理及安装方法.研究盾构隧道拆除联络通道洞门管片时的纵向应力变化规律,利用应变电测法,对北京地铁盾构法隧道某联络通道开洞过程进行应力监测,为保证施工部位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钢管片相邻的混凝土管片受力进行对比,分析施工引起的盾构隧道管片的应力变化规律,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裂隙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中内在的能量演化机制,基于岩石能量耗散理论和室内试验数据,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单裂隙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中各能量指标(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及耗散能)演化规律,分析了裂隙长度变化对岩样力学特性、破坏模式、各能量指标及峰前能量突变幅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岩体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均随裂隙长度增大呈逐渐减小趋势,岩样最终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剪复合破坏;依据岩样变形破坏过程中耗散能演化规律可将裂隙岩体受荷能量损伤划分为初始损伤阶段、稳定损伤阶段、损伤平稳阶段、突变损伤阶段、加速损伤阶段及损伤破坏阶段6个阶段;峰值点岩样的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及耗散能均随裂隙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耗散能减小幅度最小;储能极限随裂隙长度变化拟合公式符合指数递减规律;岩样峰前能量突变幅度随着裂隙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能量突变幅度越大,引起裂纹损伤扩展程度越严重。研究成果对于深化认识裂隙岩体的能量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盲孔法测残余应力中的等轴三角应变花应变释放系数进行有限元标定和塑性修正,得到了塑性修正后的应变释放系数;采用盲孔法对高强度钢水下承压结构典型部位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根据测试得到各测点的释放应变值,结合修正后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得到了水下承压结构典型测点的残余应力值。结果表明,水下承压结构焊缝附近纵向残余应力可达0.5倍屈服极限,周向残余应力可达0.4倍屈服极限。  相似文献   
8.
传统桩基局部冲刷坑模型主要采用对称形态的坑体来分析,然而实际问题中局部冲刷坑体常为非对称,这使得桩基处于更不利的状态。评价桩基承载力的关键之一是合理计算冲刷坑造成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而对于桩周形成非对称冲刷坑时土体应力变化,目前仍然没有较为完善和严格的理论分析方法。针对该问题,根据已有试验得到的非对称局部冲刷坑形态,提出非对称冲刷坑内土体应力计算的平面应变简化模型;并基于弗拉曼解在半无限空间中的应用,将冲刷坑以上土体看做荷载并引起土体内应力重分布,得到非对称冲刷坑下土体应力分布计算的平面应变解析解。通过有限元中的"生死单元法"模拟非对称局部冲刷坑的形成过程,并将有限元得到的冲刷坑内土体应力结果与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解析解的正确性。随后基于该方法考虑桩尺寸的影响,得到非对称局部冲刷坑形成后桩周土体的垂直及水平有效应力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桩尺寸时,解析解计算结果略保守。在此基础之上,对非对称冲刷坑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出桩上、下游侧冲刷深度差值对桩周土体的应力影响较大,得到了非对称冲刷坑下桩周土体的垂直有效应力及水平有效应力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体动力特性的研究对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地基变形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广州地铁饱和软黏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土体的动强度、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和动模量特性。结果表明:(1)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该软黏土的动强度低于45 kPa;稳定型和破坏型的ε_d-N曲线变化规律不一致;(2)在同一动应力幅值作用下,当动应变低于动应变极限值时,频率对动骨干曲线的影响较小;(3)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振动中期,频率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在振动后期,动弹性模量的衰减程度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土体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增大;(4)最后通过Hardin-Drnevich模型验证本文基于实验数据得到的新的归一化的试验参数是合理的,且新模型参数可为该地区同类地铁工程的软黏土动力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幸人  邹涛  张江田  杨俊杰 《铁道车辆》2012,50(4):21-24,32,1
介绍了在缺乏材料疲劳性能数据时进行钢制车体疲劳强度校核的方法,从静态应力极限值和焊接疲劳数据的选取、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方法、常用焊接接头类型、疲劳许用应力极限的确定、设计应用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